
大有油茶传统制作工艺
村民在制作油茶。资料图片
油茶是以油和茶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传统小吃,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。
大有油茶以茶叶和猪油为主料,常配以鸡蛋、腊肉末、香肠、盐菜、芝麻、花生、苏麻、食盐等辅料,营养丰富,具有提神、明目、健脾、除湿、御寒、助消化等功效,因此也被称为“干劲汤”。
南川大有的居民世代保留着饮用油茶的习惯,金佛山周边乡镇亦普遍如此,油茶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不论是早晨、中午或夜晚,家中来客或闲暇时分,人们都习惯煮制油茶。
其饮用场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一是作为日常饮食,每餐饭后常以油茶收尾;二是用于提神解乏,晨起或劳作疲倦时饮一碗油茶,可令人神清气爽、恢复精力;三是款待宾客,无论何时来客,奉上油茶皆为最高礼遇,若客人不饮,则视为不敬,而主人不制茶相待,亦表示不欢迎;四是作为佐餐菜品,农忙或来不及做菜时,以油茶泡饭代菜;五是作随身零食,有人将油炒茶叶随身携带,偶尔嚼食,既可解乏,亦可充饥。
展开剩余43%大有油茶的制作工艺尤为讲究。一般而言,工序越繁、辅料越丰,代表待客之礼愈重。
其基本制法如下:先将铁锅烧热,放入猪油或菜油,下入事先炒制的干茶叶炒至微黄,加适量清水煮5至10分钟,再用木瓢将茶叶碾压成糊状,制成茶羹,盛出备用。洗净锅后,将茶羹再次入锅,加水烧开,随后加入腊肉末、蛋花、香肠丁、盐菜丁、芝麻、花生、苏麻等辅料及食盐等调味,即可食用。
油茶制作注重火候与配料比例。主料与辅料配比得当,方能滋味纯正,不偏不倚;各阶段火候与时间掌控,也直接影响成品的色、香、味。上乘的油茶色泽淡青,不见浮油,香气清雅,醒脑提神,入口五味调和,稠而不腻,回味悠长。
大有油茶的独特之处,在于其对辅料的创造性运用。相较于其他地区仅以油与茶叶熬制,大有油茶融合多种食材,滋味更具层次,营养价值也更丰富,是中国油茶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制作方式之一。2014年,大有油茶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来源:区文化旅游委、区文化馆(区非遗中心)
发布于:北京市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